参展联系:车先生 13891842439
胡女士18710973662
孙先生17868485421
参观联系:王女士029-88086120
媒体合作:王女士 029-88086120
传真:029-88086106
邮箱:xbhz@wiexa-expo.com
网址:www.xibuwubohui.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欧亚大道湾流别墅24幢1栋别墅
西安至圣彼得堡全货运航线开通
空港新城加快建设秦创原临空产业聚集区和开放合作示范区
西安临空会展中心开馆
依托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织密航线网络,加快机场三期建设,扩大临空经济“辐射圈”。突出临空特色,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聚平台、强招商,壮大临空经济“产业链”。加快转化开放优势,融入秦创原建设,激发创新活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
近年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聚焦“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开放发展典型示范”使命,不断扩圈强链,坚持创新引领,赋能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西安对外开放的新名片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提升枢纽能级
扩大临空经济“辐射圈”
6月29日,一架搭载29吨高附加值产品的全货运飞机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腾空启航,飞往6000公里外的俄罗斯圣彼得堡。西安至圣彼得堡全货运航线开通,成为继西安至大阪、阿拉木图之后陕西今年开通的第三条国际全货机航线,也是首条洲际全货运航线。
与以往全国范围集货不同,这条航线中陕西本地出口货物占比达到80%以上,主要服务陕西先进制造企业,出口货物包括手机产品、集成电路、5G设备等高附加值货物和部分跨境电商产品。
以货源本土化、产品国际化、航线订制化、报关属地化、补贴标准化为导向,空港新城通过持续优化物流生态、完善口岸资质、提升通关效率等措施,不断提升空港国际物流运力。截至目前,空港新城已联合西部机场集团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41条,其中国际航线22条,覆盖首尔、莫斯科、洛杉矶等13个国家20座城市,初步构建起面向“一带一路”、辐射全球的货运航线网络。
不断密织的航线,扩大了西安临空经济对外“辐射圈”,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已经成为陕西企业“走出去 引进来”的双向引擎,有效助力陕西本土企业加速融入国际市场。2021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约39.56万吨,跻身全国枢纽机场第九名,连续三年实现提档进位,同时,空运进出口贸易货值占到陕西省总贸易额的70%以上。
此外,西安临空经济对内的“辐射圈”也正日益扩大,今年正式获批的《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中,空港新城咸阳经开区组团格外引人注目。当前,双方正紧密合作,推动西安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咸阳临空经济带实现错位互补、有机融合、一体化发展,共同做大航空枢纽保障业、临空先进制造业、临空高端服务业等产业体系,打造全省产业发展新平台。
强链补链延链
临空产业发展强劲
6月9日,中南高科·西安临空产业港开园,首批入园企业集中投产,已招引的75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达33%。6月16日,西藏航空西安运行基地在空港新城奠基开工,整体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实现税收2100万元,安置就业岗位1000人。6月24日,西安临空会展中心正式开馆,为期三天的2022西安房车旅游文化博览会吸引三万人次观展,总交易额近亿元。
产业园区投产、航企总部开工、临空会展启航·····进入6月,空港新城的发展时针再次拨快。近年来,空港新城紧盯临空经济发展,重点打造“3+3+1”临空新经济产业体系(包括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三大核心产业,航空服务、商贸会展、特色文旅三大特色产业,以及数字经济产业),不断强链补链,加速打造临空产业集群。
今年1月,总投资3亿元的圆通智慧供应链研发暨航空货运分拨中心项目签约,成为空港新城2022年首个招引入区项目。其中,圆通智慧供应链研发基地主要负责圆通内部电商、快递、航空、金融等企业管理信息平台研发与运维、智慧物流设备研发、智能仓配一体化方案设计等业务。从货运到研发、从物流到设计,这是空港新城实现产业招引升级的典型案例。
产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空港新城通过推行告知承诺,实现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利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交房即交证”。空港新城政府投资、社会投资类项目全流程审批分别在60个、30个工作日以内办结,极大压缩了项目开工时限,减少了企业运营成本。
目前,空港新城已吸引东航、深航、川航等14家航空公司区域总部先后落地,同时聚集了普洛斯、丰树、日立、“三通一达”等物流企业近200家,初步形成包括飞机维修、航材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运输在内的临空经济全产业链,2021年临空经济规模达到126亿元。
激发创新活力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近年来,空港新城持续做强开放功能,加快转化“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开放平台优势,以开放激发创新活力,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聚焦临空科创,加速打造秦创原临空产业聚集区和开放合作示范区。
位于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内的西安东航赛峰起落架系统维修有限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完成了蒙古国民用航空公司的一套B737起落架的大修,标志着陕西省首单国际起落架保税维修业务落地。得益于新业务的拓展,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00%。
而中国(陕西)自贸区空港新城功能区自2017年挂牌成立以来,在枢纽建设、贸易投资、营商环境、对外合作等方面不断发力,已累计形成49项创新案例,其中1项全国复制推广、2项部委认可,6项全省复制推广,保税航油、模拟机保税租赁等多项业务实现了全省“零突破”,为临空型内陆型自贸区建设贡献了“空港样本”。
开放构筑创新生态,科技汇聚创新要素,空港新城良好的开放创新氛围,也激发着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就在近期,位于空港新城的西安康倍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就成功入围2022年度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而这家航空高端制造企业已经取得国家专利三十余项,并先后被授予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西安小巨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此外,航天九院771所空港园区创新发展产业基地启用,正拉动形成规模超百亿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链。西咸新区国睿一诺药物安全评价研究有限公司成为陕西省首家通过国家药物GLP认证的药物非临床安全性研究机构。梅里众诚动物疫苗生产基地项目投产在即,未来可形成年产1.4亿头份口蹄疫双价灭活苗的生产能力。
为了进一步激活企业创新活力,空港新城还集中力量建设双创产业园、临空智慧云港等项目,打造了西咸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协同中心,同时将于“十四五”期间建成120万平方米的自贸蓝湾科创区,为科技项目落地转化留足空间。
“未来,空港新城将立足‘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发展,全力服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临空产业聚集,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贺键表示。